【導讀】中公四川衛生人才網提供近期四川醫療衛生招聘考試資訊,備考資料及各種公益課程供大家學習。
藥效又叫做藥物效應或藥理效應,即是藥物初始作用引起的機體原有生理、生化等功能或形態的變化,比如失眠的患者,使用了唑吡坦,產生了鎮靜催眠的效果,鎮靜催眠就是唑吡坦產生的藥效。我們用了藥,當然是希望藥物可以產生藥效。那其實藥效受很多方面的影響。其中有三個參數,會對藥效產生影響,分別是酸堿性、解離度和PKa。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,這三個參數是怎樣影響藥效的。
首先,我們來了解為什么解離度會對藥效產生影響。解離度即是藥物解離的程度。我們所用的有機物藥物,大多數是弱酸或弱堿藥物,當這些藥物進入體內,只有部分藥物可以解離,以解離形式和非解離形式共同進行存在。解離形式即是離子型,非解離形式即是分子型。通常藥物被吸收是以非解離形式被吸收,在通過生物膜后,又需要解離成解離形式才能被吸收,而這些過程都跟解離度有關系。
由于在體內的不同部位,pH的情況不同,會影響藥物的解離度,從而使藥物解離形式和非解離形式比例發生變化,這種變化跟解離常數(pKa)和體液介質的pH有關。從而我們就知道了,解離度跟解離常數(pKa)和體液介質的pH有關,而解離度影響了藥效。
通過公式我們可以去計算出藥物解離形式和非解離形式的比例。而且通過觀察公式我們得出一個結論,酸性藥物的pKa值大于消化道體液pH時,分子型(非解離型)所占比例高;堿性藥物的消化道pH大于pKa值時,分子型(非解離型)所占比例高;當pKa=pH時,分子型(非解離型)和離子型(解離型)藥物各占一半。
而當pH變動一個單位時,【分子型/離子型】的比例隨機變動10倍。藥物大多數以分子型被吸收,由此可見,消化道pH對藥物的吸收是有較大影響的。如弱酸性藥物水楊酸和巴比妥等藥物,在呈酸性的胃液中呈非解離型(分子型),容易被吸收;奎寧、麻黃堿、氨苯砜、地西泮等弱堿性的藥物在呈酸性的胃液中呈解離型(離子型),難吸收,在呈堿性的腸液中呈解離型(分子型),易吸收。所以還可以得出另一個結論,酸性藥物在酸性的條件下易吸收,堿性藥物在堿性的條件下易吸收。
得到的這些結論,是有實際的意義的。比如說當一個藥物難吸收時,是有可能通過改變藥物的化學結構,從而對藥物的解離常數產生較大影響,來使藥物變得容易吸收的。比如巴比妥酸pKa值約4.12,在生理pH7.4的時候,99%以上呈離子型,不能通過血-腦屏障進入中樞發揮作用;而當把巴比妥酸改造為苯巴比妥后,pKa就達到了7.0~8.5,在生理pH下,約有50%左右以分子形式存在,從而通過血-腦屏障進入中樞發揮作用。
2021年四川醫療衛生招錄信息歡迎關注四川醫療衛生考試頻道,或關注四川中公教育微信號(scoffcn),及時掌握公考資訊!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